2)第244章 嗯?感觉不太一样哦!(34)_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授予他荣誉学位,文化活动请他当评委。赶时髦的人把他的书当谈资,肤浅之辈想和他拍照合影。

  回到故乡的他,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控的事情,而且乡民们对文学根本不感兴趣,只是理所当然的想从他身上谋取利益…

  他们给出了小县城所能给出的最高礼遇,他们调动了镇上的消防车让他游行示街,风光无限;他们搜集这位“密东县的儿子”童年的照片剪辑成片,在欢迎仪式上放映;他们为他建造个人雕塑…

  毕竟,在中国,舆论的力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!

  除此之外,更多的是男主角回到故乡后,一些人对他的态度…

  人们从来不聊他的作品,不关心他本人。

  因为,他们其实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剥削他国文化自尊上面的…

  就依靠他们认为优秀的标准维持他们的体面。

  当电影放映结束,一群人起立鼓掌…

  这个其实很有戏剧感,因为作家和现实的关系,很荒诞。

  谁关心?

  这种心态有没有反思客?

  发展?算了吧…

  发小在饭桌上,生硬地和男主前女友秀了一拨恩爱,转身就去酒吧撩妹;

  电影最后的收尾是新书发布会的现场,男主角丹尼带着自己的新书出现在媒体面前,那本新书名叫《杰出公民》,记录的正是他在故乡的遭遇。

  一般来讲,拍艺术家的电影,导演往往做了浪漫化处理。

  扯回来,这些话的意思是《杰出公民》很符合欧洲电影节的口味,无论是画面还是镜头非常电影感…

  《杰出公民》的主角是个大作家。

  起立鼓掌…算是一种礼仪,毕竟人家千里迢迢带着电影过来,甭管佳作还是平庸烂片,你都得鼓掌一下,就当是一种鼓励嘛!

  至于当地人想发展的心态…

  描绘黑暗面=诋毁。

  所以,鲁迅说:伟人往往不容于故乡。

  比如《莎翁情史》,这位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,就像个二流男明星天天制造绯闻…

  比如《莫扎特传》,就刻意强调他的疯狂和天真;

  当然有!

  所以,《杰出公民》放映之后,几乎没有离场的,都看得很认真…

  领着陈导明、刘蓓还有曹兮文上台表示感谢,按照他的计划,随意回答几个提问,差不多就结束了!

  类似的逻辑,在世界各地屡试不爽。

  第三次,则是准备离开,整个讲座现场只剩下了5个人…

  电影里特意安排了男主角三天里做了三次讲座;

  ……

  第一次,人满为患,大家抱着看熊猫一样的心情,要来听听这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会带来什么新世界的资讯;

  到了第二次,人已经少了一半,艺术家协会的会长冲进来,手里拿着一堆散发印着男主角小说片段的传单:“大家看看,这个人就是通过诋毁自己的故乡,来讨好整个欧洲!”

  如果这个地区太过现代化,那就失去了猎奇的味道。

  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,《咖啡时光》、《世界》在电影宫上映的时候,一堆人看到一半,甚至没看到一半就退场了…

  其他人呢——比起你本人,伱的作品,我更关注你作为全球有名的学者的身份。

  对相当一部分西方人观众来说,他们更喜欢观看表现其它国家贫穷落后的电影,这是一种思维的传统认知,在西方社会中也代表着一种思潮…

  通常来讲,鼓掌会持续三到五分钟,等主创们上台接受采访。

  然后他看到了一群围过来的记者…

  其实,如果沈旭东够胆量的话,可以写一点上面定调子的剧情。

  只是一个猎奇旅行地。

  因为没能遵守小镇的人情规矩,男主作为诺奖得主的雕像,也被人泼了红漆…

  每个人都热情洋溢…

  咦…感觉不太对诶!

  看了流浪地球2…

  不太明白刘德华那条线的意义,感觉跟整部电影不搭…

  睡了,下午再更新一章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5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