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四十一章沉重的债务负担_大明公务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办法了。

  何夕将新政从两京,向地方上推行,本质上是扩大市场的行为。毕竟,原本府县体系之中,有太多妨碍商业的行为了。

  外地商人根本不可能在地上做生意,有太多办法,让外地商人死的神不知鬼不觉的。甚至当地人也不会好好做生意。

  做什么生意,抢得不会更快吗?

  什么叫占山为王,很多地方就是这样的。除却少数商道之外,物资分配根本不是以商业的方式进行的。用钱能买到东西。是后世商业发达之后的错觉。很多人误以为是自古以来,就大错特错了。

  而何夕对地方改革之后能有多少作用,并没有什么想法。最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。那就是地方政府的编制费用,很多都建立在商税上。

 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收不上税,就要裁员。裁员就代表着地方官的权力缩减。

  这是他们所不允许的。

  而工商业也会成为每一个地方官的考核指标之一。

  他希望将来大明商人从外地来,在当地做生意,自然是需要拜码头的。但是拜了码头之后,就能正常做生意。这就足够了。

  当然了,只要铁路能发行专门的债券。那么何夕就有办法,将国债转变为铁路债,而铁路这一门生意,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赚钱的。

  这铁路债不能说完全保本。但是大概率是不会亏的。

  从这方面的利益,将国债给冲抵了。

  等何夕下台的时候,决计能将账做好。当然了,何夕对会还国债这一件事情,也是会努力的。尽可能将这债务填平。

  毕竟,他也不想给下一任留一个烂摊子。

  但是问题是,都不好说。到了最后一刻,才知道行不行。

  这就是何夕想要的兜底机制。

  会计也是一个很神奇的职业,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。何夕在会计上面的领悟,是远远不如某些同行的。但是这种项目转换,何夕自信还是能完成的。

  而且不是还有好几年的事情吗?慢慢来便是了。

  铁路的问题尘埃落定之后,定国是会已经到了尾声。该讨论的问题,都已经讨论过了。朝廷的正统性已经确立了。所有与会人员,也都很满意。

  这个时候,最后一个问题提了出来。

  那就是保留定国是会。

  这个意见不用何夕派人做托。就有人自己出面。毕竟,定国是会的影响太大了。这里面的权力让很多人都满意。

  何夕并没有直接通过,而是表现出很犹豫。

  而下面的人对这一件事情,都很在意,几乎所有人都想保留这一个会议,当然了,他们也想保留自己的与会人员的身份。

  但是后一个要等定国是会能够保留再提。

  何夕与朱雄英拖了好一阵子,朱雄英才下旨,让商议定国是会章程。

  于是,这一场定国是会最后的高潮出现了。对于这一件事情,无数人都参与其中了。

  只是何夕对这一件事情,才是非常在意的。而定国是会之中,隶属于何夕阵营的人员从来不少。于是整个章程讨论虽然激烈,但是都在何夕的控制之中。整个章程也表现出了何夕的意志与想法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5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