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,各有所用_舍弟诸葛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关将军便是这样一位奇才,除了履历还不够、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。但他的练兵基本功,绝对是天下顶级。”

  这番话,果然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,刚刚十七岁的他,竟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
  诸葛亮咀嚼再三,豁然开朗:

  “大哥所言……果然振聋发聩,我原先也总有一股傲气,觉得不管学什么,最好找当世最强之人。

  没想到,其中还有这样一番道理,大哥,你怎么猜到我会不服的?你也没比我年长几岁啊。”

  诸葛瑾笑了,他当然能猜到。

  他有十几年的金牌讲师经历,怎么会揣摩不到学生的骄傲。

  而且,诸葛瑾非常人间清醒,他知道,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眼光,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。

  这不是某一个古人的问题,而是古人的节奏太慢,技术和技能更新迭代太慢。

  工业歌命之前的世界,根本就没有“中年危机”这个词。

  汉朝人历来都觉得,所有智力型的工作,都是“越老越吃香”。

  因为经验不会作废,技能不会淘汰,学了的东西能用一辈子,这种情况自古如此。

  但现代人经历的残酷社会进步、转型。连医生、律师都不敢说越老越吃香,码农更是35岁被血洗优化。

  所以诸葛瑾对于“智力工作者的哪些能力,能随着年龄增长。而又有哪些能力,不能随着年龄增长”的认知,显然超过工业歌命前的一切地球人。

  韩信在这个问题上也没他透彻,所以韩信也只能说出“人老了不擅将兵,而擅将将”个特殊解,说不出普遍解。

  如今,他看到二弟的不信、狐疑,当然要当头棒喝。

  这也是诸葛瑾教书育人的第一宗旨:学知识、学技能之前,先端正态度,认清何以学何以不学。

  不过,他这些内心活动,倒是不足为二弟道了,只好另找借口搪塞。

  诸葛瑾搜肠刮肚回忆了一下,发现读书时背过的一段话,非常适合诸葛亮现在的心境,于是就岔开话题道:

  “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师襄、老聃。郯子之贤不及孔子,然孔子曰: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

  关将军不会大兵团作战,你就跟他学别的部分,只要他有一项是天下第一,他就值得伱学。”

  “谨遵大哥教诲!”诸葛亮发自肺腑地诚恳允诺,决定回去后把这段话也记在上次的劝学家书后面。

  ……

  此后两日,因为过年的关系,柴桑城内一切倒也稳妥,并无大事发生。

  关羽再急于练兵,也不会在这种日子就操练。

  不过,哪怕不练兵,他带着诸葛亮长见识的旅程,却已经算是开始了。

  他拉着诸葛亮到处走访,熟悉各营将士。

  诸葛亮一开始有些懵逼,还以为关羽是要施恩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5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