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十二章 不允盗请_三国军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多,我等行走数日,风餐露宿,甚是辛苦,不知附近有无野味,打来一些前来下酒才好。”

  桥宇早已调整好了心态,环顾四周,喃喃自语。

  “我与大郎在山林之中生活过些许时日,捕猎的本事确是不差,桥君若想吃些野味,我等去四处看看便是。”

  典韦、陈旭呆在桥家,桥氏父子待他二人甚厚,听得桥宇想吃野味,典韦立刻毛遂自荐。

  桥宇闻言,拿起弓箭,亦是跃跃欲试。

  在濮阳郡内,由于桥瑁管教甚严,他很少出去打猎,如今有这个机会,自然不肯错过。

  汉时的书生不似宋、明、清时的书生一般,手无缚鸡之力,那时讲究君子当学六艺。

  《周礼·保氏》:“养国子以道,乃教之六艺:一曰五礼,二曰六乐,三曰五射,四曰五驭,五曰六书,六曰九数。

  何为五射?五射即:“白矢”、“参连”、“剡注”、“襄尺”、“井仪”。

  白矢: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,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;参连:前放一矢,后三矢连续而去,矢矢相属,若连珠之相衔;剡注:谓矢发之疾,瞄时短促,上箭即放箭而中;襄尺:臣与君射,臣与君并立,让君一尺而退;井仪:四矢连贯,皆正中目标。

  汉代虽说对于君子六艺的要求,不如周、春秋、战国、秦时那般严格,然而若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士族子弟,他们的弓箭之术甚至要远远超过军中劲卒。

  可以说,‘秦汉之后,再无华夏’,那个时代的真正士人,他们不畏权贵、不惧生死,下马能安邦,上马能定国,那个时代的风骨,才是整个华夏精神的精粹。

  “此处荒郊野岭,难保不会有贼人盘踞,若在打猎途中遭遇贼人,却是如何?主人还是与我等呆在此处较好。”

  一位桥家家奴,见桥宇想去打猎,自然不允,苦口婆心的劝说。

  “你等切莫小觑于我,我自幼勤练骑术、弓术、剑术,虽然尚未及冠,三五个贼人也难近身,况且阿韦、大郎都有万夫莫当之勇,若果真遇到些许毛贼,正好抓去领赏。”

  桥宇执剑在手,大声说。

  话毕,骑上那匹驽马,招呼了陈旭、典韦一声,吩咐其余人等在此处等待,就向山中赶去。

  陈旭二人无奈,只得连忙跟上。

  他们心中对于那位家奴的话,还是颇为赞成。

  此地如此偏僻,再加上如今盗贼四起,他们虽然不怕,却担心桥宇的安全。

  桥宇所骑之马虽是驽马,也比陈旭两人跑得快,眼见距离越拉越远,陈旭怕桥宇出意外,只得拼命追赶。

  两人绕过一道山岭,只见那匹驽马拴在树上,却不见桥宇身影,不由大惊。

  正要大声呼喊,却见一百多米外,桥宇突然起身,给两人打了个不要出声的手势。

  桥宇既然无碍,陈旭两人自是放下心来,放眼望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5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