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二二四章 河南大灾 利剑怒_抗战中的赤色悍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翻开被眼泪湿润的第二张纸,悲戚的声音再度响起:“河南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,历史上物产富饶,人烟繁盛,千村万镇,炊烟袅袅。据统计,抗战爆发前,人口约3000万,然而,“苛政猛于虎”,即使在这样的灾荒之年,政府也照样征粮不息。

  到1942年秋天,河南人民已面临全面饥荒。重庆的国民党政府为应付此事,拨了2亿元纸币做救济金,但有钱无粮,河南人民仍挣扎在死亡线上。”

  “据统计,从1942年秋天到次年3月,国民党政府只供应了1万袋大米、2万袋杂粮,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?即从秋天起,一直在挨饿的1000万人,每人差不多只有一斤粮食!”

  “为了活下去,农民们开始逃难,他们露宿在车站旁边的地下,等候下一辆火车把他们带到西边,带向食物。其中大部分人来时所坐的火车,曾经在黑暗中被日军的炮弹偷袭过。

  敞车、有盖火车、破旧的客车塞满了人:人们靠在一起,紧张地坐在车顶上,火车冲过危险地带时,紧抓着车顶的手指变得麻木了。体弱年老的人,就倒在了火车钢轮下面。不过大部分的农民,或步行,或坐骡车,或推小车来到这里的。”

  “不断涌来难民的路上,到处是血肉模糊的肢体。郑州车站是河南省的大出口,难民们在这里密集着。”

  “人群里弥漫着难闻的臭气,浸染了早晨的新鲜空气。难民们在寒冷中瑟瑟发抖,他们灰色和蓝色的破衣裳在朔风中飘摇着。人们的呼吸,汇成了发着水蒸气的烟雾,鼻子流着清水。在萎缩的脸孔上,眼睛似乎是黑暗的伤口。脚是用破布包的,他们的头上则围着褪色的手巾。”

  “从八月份起,这些破破烂烂的人群,在开车之前,冲锋似的攀援到火车的顶盖上。头顶上炎炎烈日张着火伞,脚下是烙人皮肉的炙热的镔铁,人们肩挨肩地在一起堆砌着,四周乱七八糟地堆满他们所有的财产:土车、破筐、席片,以及皮包骨的孩子。”

  “悲愁和霜雪已经把难民们冻成缄口无言的一群。他们提起了这一只脚,又提起另一只,机械地、步履艰难地走向远方。

  在远古时期,原始的人类也许就是这样从寒冷和饥饿的史前土地上,迁移到有食物和温暖的土地上的。路上的人群,重复着同样的事情。

  男的推着小车子,女的则在前面用一根绳拉着,坐在零乱物件上的孩子,有的闭眼沉睡,有的高声大哭;或者女人横坐在骡子上,怀里抱着孩子,而父亲则在后面赶着骡子;年轻人单独走着,步子较快,把所有的家当都用包袱包着扛在肩上。”

  “路边简陋的坟冢,埋葬了在这里倒下的衰弱的人们,寒冷的风从灾荒区吹过来,扬起尘土,把他们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5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